溫州商人進京推“合作建房”
稱已看中南城兩塊地,預期房價為同地區目前售價的四成,具體規模需等待主管部門意見
本報訊 (記者張媛 楊杰)昨日下午,溫州商人趙智強率領律師團隊進京,宣布已看中南四環、南五環的兩塊地,擬尋找合作者共同出資拿地、建房。五年前,其曾在溫州老家運作合作建房,現在即將收尾。
選址
擬定南四環南五環
2007年,本報曾報道過于凌罡、孟憲生等在北京發起合作建房項目。當時,趙智強也曾來京呼吁合作建房,他還成立了“北京理想合眾房地產咨詢有限公司”。但后來因為拿地困難等因素,第一代合作建房的發起者們在北京均無斬獲。
此次,據趙智強稱,考慮到北京北部、東部已幾乎無地可拿,而南部地區有靠近北京南站等便利因素,因此他前期查看了南四環、南五環的兩塊地。但因擔心太高調會引來更多競拍人,他暫時拒絕透露兩個地塊的方位。
房價
擬為同地區售價四成
此前,于凌罡發起合作建房時,合伙人和輿論都指望他在北四環東段建設7500元/平米的住宅,但后來作罷。對此,于凌罡稱因為拿地貴、成本高等因素,“在四環內合作建設住宅,正常成本應為每平米15000元左右”。
而此次,趙智強認為,當前雖然房地產市場調控效果初顯,但房價大跌不可能,現在房價只是在回歸理性。在這種形勢下,合作建房由于只收取成本費,能保證在南四環的價格為每平米一萬多元,南五環每平米六千多元,相當于同地區現在售價的四成。
規模
等待主管部門意見
按照趙智強團隊的計劃,將征集一些有合作意向的出資人,根據大伙的意愿從兩地塊中擇其一,然后找銀行、開發商合作,“和開發商簽一份委托協議,我們只提供土地和資金,跑手續、蓋房子由他們去做”。至于征集多少人、建多大規模的房子、建多少套等,還要等待住建委等主管部門的意見。
據了解,住建部曾在2006年下發《關于制止違規集資合作建房的通知》,提出建成的住房不得在經審核的供應對象之外銷售。根據財新網等媒體報道,今年9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宋春華建議保障房可考慮合作建房等形式。
針對合作建房的政策、法律問題,昨日,記者未能從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門獲得官方回應。
■ 聲音
合作建房操作比較困難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表示,合作建房、住房合作社等模式在德國等國家已有成功案例,但在我國還沒有,主要是因為合作建房是很多人湊在一起,“萬一有一部分人變卦了,如何進行下去困難重重”。
朱中一認為,出問題最可能是在拿地和日后辦理房產證等環節,因為按照我國法律規定,拿地需要是一個獨立的主體參加招拍掛,與國家簽訂出讓合同等,而合作建房者如何成為一個主體存在操作上的困難。至于辦理房產證等,在目前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也比較困難。
曾在北京發起合作建房的于凌罡則認為,現在不具備合作建房的條件。他稱,目前北京正在限購,來了一個人說他想參加合作建房,但他最后能不能買房、能不能辦到房產證,已經不是他和發起人能決定的。